[孤寒大飯店]之一
一進門,我先打了電話給我的阿伯,開玩笑的說:「阿伯!我來體驗你的生活,當一日一夜的獨居老人。」
阿伯笑罵的說:「肖年郎,出頭真多!」
屋子裡,有小時候阿公阿嬤家的味道。
不會不好聞,是有一種「老」的味道。
如果我沒有結婚的話,幾十年後的我,應該是過這樣的生活吧?當我老後,若是獨居會是怎樣的生活?
原以為,可能與現在差不多,而當朋友們得知我要去體驗也紛紛笑我,平常不就一直過著獨居的生活嗎?又何必大老遠跑去住一個簡陋又辛苦的環境呢?
門房稍微介紹了環境,簡單的說了這裡的幾個安排和故事。
後來,腦中平面的想像一切都變得立體起來。
晚餐有人送飯盒過來,我卻越吃越慢,也沒有下一件事要去做了,吃了一半想起,如果一日僅送一餐的話,那我先吃一半就好,明天還得挨餓一陣子,因此冰箱裡總有些剩食,就算有一點臭酸,只要還可以下嚥也就無所謂了,反正嗅覺和味覺也退化的差不多了,胃痛也是老毛痛,拉肚子當清腸胃。
當拿起屋中的助行器時,直覺的反應是「好難用」啊!
一個手把連結底部的四支腳又重又難控制,原以為是設計得太差了,當握著它在屋中走了一會兒,逐漸明白若是需要用到這款式的助行器,代表一次只能走不到半步,從客廳走到廁所,正常人十步之遙,得走上十來分鐘,倘若是從三樓走到一樓,約莫至少十五分鐘。
牆上的時鐘不動了卻久未換上新的電池,屋中的燈光也壞了一半,爬高爬低太困難了,得等社工來訪視時,拜託她幫忙更換一下,但有時候,見到面又忘了開口,也一直還沒把要換的燈管買回來。
慢慢的絕望感出現了。
在屋中也一定穿著室外的鞋子,實在是沒力氣拖地了,為了減少穿脫鞋子的彎腰,總是穿著最簡便的藍白拖。
為什麼不開窗?光走去開窗就費力氣,風大雨強時還得關起來,若是窗子打開,灰塵一多還得擦拭,呼吸也越來越淺,胸口悶得緊,不通風也無所謂,沒吸那麼多空氣,若是吸不上氣,也好。
慢慢的尋死的念頭出現了。
想了想,如果腿腳不利索的話,上吊是不可能了。
畢竟,連換時鐘的電池和燈管都辦不到。
燒炭吧?那就得出門買木炭才行,看著屋內的環境,想著回來還得把老舊的門窗封好,否則,死不了又讓煙飄到外面驚動鄰居就不好了,假設走出家門去買木炭,以現在的步行速度也得繞著街區慢慢走,紅燈秒數根本到不了對面路口,走到半路體力不足,就半途而廢又回家了。
幾次之後,內心充塞著習得無助感,絕望有用嗎?
想死也失去衝動和力氣,失敗三次之後。
所有的念頭都離我而去。
看了手錶,只過了兩小時。
《未完待續》
#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
#孤寒大飯店